澳洲打工農婦不官方回答
Hello 這篇主要是要給關心"我"的朋友們看的,當然如果對澳洲打工度假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考
但這純屬我個人感覺及經歷,我覺得沒甚麼是絕對,只單純分享
(黑色的字是我第一年結束的心得
粉紅字是我結束兩年之後的想法或補充)
☼ 妳怎麼都沒有變黑或妳怎麼還是這麼白?
這個問題真的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尤其很多人在不知道我打甚麼工之前就會這樣問。
請問,是通常去澳洲打工度假的人都會變小黑炭回來嘛? <-認真疑問
其實我在溫室裡工作是真的只要有太陽就是會曬太陽的,但不是有一個動詞叫防曬嘛?
的確我剛去澳洲的時候,適逢春天要轉夏天,我不想因為防曬而穿很多又不喜歡防曬乳帶來的黏膩感,
出去玩的時候更是能穿多"少"就穿多"少",所以其實我前半年是有稍微曬黑一點點的
不過後半年就秋冬天了,工作職位也有換,變的會穿長袖,所以又白回來了吧!
總之,這...真的跟體質有關 謝謝我媽
兩年結束還是沒有曬黑,但太陽很毒,防曬還是很重要的
☼ 妳在澳洲做甚麼工作?
我在澳洲只待過兩個公司,都是番茄農場。第一個地方我是在照顧番茄,之後是在採番茄。
勞力上很辛苦,也有在企業上班的人耳熟能詳的KPI;但比起在台灣工作,我更喜歡那裡的感覺。
第二年我待的又是同樣的公司,不過做的主要都是採番茄的工作外加幫忙包裝廠的工作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很無聊,但我個人純粹覺得這是一個我熟悉且穩定的工作,我因此有更多時間可以做我想做的事。
☼都做一樣的工作沒有什麼遺憾嗎?
其實,我到二簽快結束在為未來找出入的時候才覺得有點可惜,AU PAIR是我蠻想嘗試的一種方式,可以體驗真正的當地生活又可以跟小孩玩;但以我花錢的速度我覺得我還是會選擇穩定的工作。AU pair 可能要留給其他國家了。
☼ 真的能賺很多錢嗎?
我不確定算不算很多,但比起台灣薪水跟生活費的比例真的是蠻不錯的。
這麼說好了,大家知道雖然澳洲薪水給的多,但消費也高。我不是那種熱愛存錢、會省錢的人,可是戶頭裡都還是會有一些錢。
而且澳洲物價高並不是所有的物價都高,像是牛奶、乳製品、chia seed等等都比台灣便宜,剛好這些也都很符合我的口味。
我扯遠了
我的工作是白工,時數不會特別多(週休二日、偶爾加班)算穩定 我工作約10個月 收入約莫為台幣700K
☼ 英文真的會變好嗎?
這其實是就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啊! 我有時候覺得有些人希望從我這裡聽到肯定的答案就像得到一顆定心丸一樣。
以我本身來說,我還沒出國前英文就有一個基本程度,我大概可以表達我的需求以及就算我聽不懂我可以請對方再次說明然後跟對方確認的程度。
的確妳到一個英語系國家是會有一個很好的環境去迫使妳使用英文,但要不要善用這個環境還是取決於個人。
總之,我在澳洲有經常性使用英文且去聽、觀察當地人如何使用,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我比較簡易的回答是我溝通基本上可以,但如果要去當地學校讀書,可能還需要再多努力。
當然,我也有看到在澳洲待2年卻無法溝通的人<-但我認真覺得這沒有甚麼大不了,對我來說這樣真的很勇敢
結束兩年我覺得環境多多少少有點幫助,除了看到身邊朋友的進步。我自己最近收到的多益成績也還算可以。但我本身是偶爾有在讀書的人啦!之後再跟大家分享我發現的學習好工具。
☼ 澳洲人真的都怎麼樣怎麼樣嗎?
其實我也忘記是怎麼樣,但我想說得是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每個族群甚至每個家庭,大家都不一樣。
在澳洲我有聽說很慷慨的老闆,但也有很勢力的商人;有尊重人的澳洲人,有種族歧視不尊重人的澳洲人。
恩 對 所以沒有甚麼真的很一定
就像大家都說韓國人很愛喝酒 我認識10個韓國人裡面有5個不愛喝欸
☼ 妳為什麼要去澳洲?
這個其實我之前有說過了 (之後放上連結)
☼ 從澳洲回來之後會面對的問題?
這個是我自己硬要回答的,可能我太喜歡在澳洲的生活,把澳洲講得太美好,以至於我每次會自己補充這段
澳洲跟台灣是有很大的差異,尤其一待就是兩年的人應該感覺更為明顯。
我覺得本身有專業且熱愛那個專業的人,回台灣接軌應該沒有問題。
但像我這種甚麼都半調子又要求高的人就會比較辛苦,所以我在我剩下的一年應該就要好好的規劃二簽結束的生活。
如果有存一些錢的人可以認真思考自己真正喜歡的是甚麼,然後進修甚至創業。
很多人會說出國打工度假2年會變成履歷上的一種弱勢,但其實也可以把它變成一種助力的。
對我來說,在國外生活真的不容易,很多小事在台灣都不會遇到,在國外卻成了大事呀!
沒錯,我回來面對了,只能說現實很殘酷,我本來想著之後去加拿大讀技術文憑,但有朋友跟我說台灣企業大多不會把你在國外的經歷當成一回事。我認識的朋友,有的創業、有的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工作;無論如何大多數的人都還是很享受這段旅程。
☼ 會建議大家去澳洲打工度假嗎?
我覺得真的是看個人意願! 我知道許多人在台灣的生活就很滿足也有國際觀。
去澳洲打工度假真的就只是人生道路中百種選擇的其中一種。
去澳洲一年我得到放鬆、得到外國主管們的大力(?)<-我自己幻想的)肯定、得到在台灣兩倍的月薪,
通過這個橋梁認識許多國家的人,對他們的感覺不再是媒體那邊傳過來的只有一面。
當然我也不覺得這樣在國外待過的所有人都也國際觀,會留在自己小小世界的一樣是把自己封閉起來。
帶回去自己國家最珍貴的真的就是那個不到一桶金的金,這也沒有不對、不好,只是以我看來很可惜。
這到現在還是會有人問我,我覺得只要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好了,我當初只是想換個地方生活、有朋友為了存錢繳保險、有的人就單純想看看世界,沒有對錯,這都只是人生當中的其中一種選擇而已。
☼ 為什麼都做農場的工作? 是因為英文不好嗎?
的確,在農場上班"比較"不需要用到英文,所以對語言能力比較差的人來說會稍微適合一點。
但妳會問在農場上班的澳洲人們說是因為英文不好才來這邊上班嘛? 不可能嘛!
會在農場打工 有可能要集二簽,再來其實薪水相對來說也有高一些。
最近有人問我,怎麼不做服務業? 服務業比農場有趣吧? 的確,可能會遇到比較多新鮮事,
但我真的沒有想在台灣服務奧客,然後到澳洲服務真正的澳客呀! 不要誤會哦,我依然很喜歡幫忙別人的那種感覺的
還有人問我說,這樣妳不就很少用英文? 其實並不會,我待的農場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大家勢必用英文溝通(我偶爾練習韓文)
我覺得在農場這種機會是妳自己找的,妳可以選擇多講一點英文有很多不同的老師,妳可以習慣不同口音(澳洲、泰國、烏克蘭、義大利、
越南等是我目前有在駕馭的),當然妳也可以甚麼都不說。
☼ 那有異國戀情嗎?
沒有
好啦!其實有一些不是我要的桃花
☼ 如果我也想去要準備多少錢?
我本身當初可能只有7萬,也就是我全身之家當。一萬機票、一萬簽證,剩下換澳幣(約2千)。
然後我很幸運的去之前就找到工作,在薪水還沒入帳前約2個多禮拜是花了約1千澳。
☼ 妳們都怎麼找工作的?
管道很多,澳洲的網站(好幾個)、FB社團、Line群組,但靠朋友最實在。
我是真的很幸運有好朋友好康倒相報,才獲得合法又穩定的工作的,
一但有工作之後,妳可以跟同事們交流就會有更多可靠情報。
我之前還遇到朋友因為看到我的文章,直接私訊問我工作資訊的 哈哈哈
謝謝大家看到這邊,如果真的有其他想聽我分享的再跟我說吧
以上純屬個人淺見,想讓大家知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聲音。
我玻璃心,拜託不要攻擊哦
但這純屬我個人感覺及經歷,我覺得沒甚麼是絕對,只單純分享
(黑色的字是我第一年結束的心得
粉紅字是我結束兩年之後的想法或補充)
我怕文字太多大家看不下去,有貼心的穿插幾張澳洲生活照
☼ 妳怎麼都沒有變黑或妳怎麼還是這麼白?
這個問題真的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尤其很多人在不知道我打甚麼工之前就會這樣問。
請問,是通常去澳洲打工度假的人都會變小黑炭回來嘛? <-認真疑問
其實我在溫室裡工作是真的只要有太陽就是會曬太陽的,但不是有一個動詞叫防曬嘛?
的確我剛去澳洲的時候,適逢春天要轉夏天,我不想因為防曬而穿很多又不喜歡防曬乳帶來的黏膩感,
出去玩的時候更是能穿多"少"就穿多"少",所以其實我前半年是有稍微曬黑一點點的
不過後半年就秋冬天了,工作職位也有換,變的會穿長袖,所以又白回來了吧!
總之,這...真的跟體質有關 謝謝我媽
兩年結束還是沒有曬黑,但太陽很毒,防曬還是很重要的
☼ 妳在澳洲做甚麼工作?
我在澳洲只待過兩個公司,都是番茄農場。第一個地方我是在照顧番茄,之後是在採番茄。
勞力上很辛苦,也有在企業上班的人耳熟能詳的KPI;但比起在台灣工作,我更喜歡那裡的感覺。
第二年我待的又是同樣的公司,不過做的主要都是採番茄的工作外加幫忙包裝廠的工作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很無聊,但我個人純粹覺得這是一個我熟悉且穩定的工作,我因此有更多時間可以做我想做的事。
☼都做一樣的工作沒有什麼遺憾嗎?
其實,我到二簽快結束在為未來找出入的時候才覺得有點可惜,AU PAIR是我蠻想嘗試的一種方式,可以體驗真正的當地生活又可以跟小孩玩;但以我花錢的速度我覺得我還是會選擇穩定的工作。AU pair 可能要留給其他國家了。
☼ 真的能賺很多錢嗎?
我不確定算不算很多,但比起台灣薪水跟生活費的比例真的是蠻不錯的。
這麼說好了,大家知道雖然澳洲薪水給的多,但消費也高。我不是那種熱愛存錢、會省錢的人,可是戶頭裡都還是會有一些錢。
而且澳洲物價高並不是所有的物價都高,像是牛奶、乳製品、chia seed等等都比台灣便宜,剛好這些也都很符合我的口味。
我扯遠了
我的工作是白工,時數不會特別多(週休二日、偶爾加班)算穩定 我工作約10個月 收入約莫為台幣700K
☼ 英文真的會變好嗎?
這其實是就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啊! 我有時候覺得有些人希望從我這裡聽到肯定的答案就像得到一顆定心丸一樣。
以我本身來說,我還沒出國前英文就有一個基本程度,我大概可以表達我的需求以及就算我聽不懂我可以請對方再次說明然後跟對方確認的程度。
的確妳到一個英語系國家是會有一個很好的環境去迫使妳使用英文,但要不要善用這個環境還是取決於個人。
總之,我在澳洲有經常性使用英文且去聽、觀察當地人如何使用,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我比較簡易的回答是我溝通基本上可以,但如果要去當地學校讀書,可能還需要再多努力。
當然,我也有看到在澳洲待2年卻無法溝通的人<-但我認真覺得這沒有甚麼大不了,對我來說這樣真的很勇敢
結束兩年我覺得環境多多少少有點幫助,除了看到身邊朋友的進步。我自己最近收到的多益成績也還算可以。但我本身是偶爾有在讀書的人啦!之後再跟大家分享我發現的學習好工具。
☼ 澳洲人真的都怎麼樣怎麼樣嗎?
其實我也忘記是怎麼樣,但我想說得是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每個族群甚至每個家庭,大家都不一樣。
在澳洲我有聽說很慷慨的老闆,但也有很勢力的商人;有尊重人的澳洲人,有種族歧視不尊重人的澳洲人。
恩 對 所以沒有甚麼真的很一定
就像大家都說韓國人很愛喝酒 我認識10個韓國人裡面有5個不愛喝欸
☼ 妳為什麼要去澳洲?
這個其實我之前有說過了 (之後放上連結)
☼ 從澳洲回來之後會面對的問題?
這個是我自己硬要回答的,可能我太喜歡在澳洲的生活,把澳洲講得太美好,以至於我每次會自己補充這段
澳洲跟台灣是有很大的差異,尤其一待就是兩年的人應該感覺更為明顯。
我覺得本身有專業且熱愛那個專業的人,回台灣接軌應該沒有問題。
但像我這種甚麼都半調子又要求高的人就會比較辛苦,所以我在我剩下的一年應該就要好好的規劃二簽結束的生活。
如果有存一些錢的人可以認真思考自己真正喜歡的是甚麼,然後進修甚至創業。
很多人會說出國打工度假2年會變成履歷上的一種弱勢,但其實也可以把它變成一種助力的。
對我來說,在國外生活真的不容易,很多小事在台灣都不會遇到,在國外卻成了大事呀!
沒錯,我回來面對了,只能說現實很殘酷,我本來想著之後去加拿大讀技術文憑,但有朋友跟我說台灣企業大多不會把你在國外的經歷當成一回事。我認識的朋友,有的創業、有的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工作;無論如何大多數的人都還是很享受這段旅程。
☼ 會建議大家去澳洲打工度假嗎?
我覺得真的是看個人意願! 我知道許多人在台灣的生活就很滿足也有國際觀。
去澳洲打工度假真的就只是人生道路中百種選擇的其中一種。
去澳洲一年我得到放鬆、得到外國主管們的大力(?)<-我自己幻想的)肯定、得到在台灣兩倍的月薪,
通過這個橋梁認識許多國家的人,對他們的感覺不再是媒體那邊傳過來的只有一面。
當然我也不覺得這樣在國外待過的所有人都也國際觀,會留在自己小小世界的一樣是把自己封閉起來。
帶回去自己國家最珍貴的真的就是那個不到一桶金的金,這也沒有不對、不好,只是以我看來很可惜。
這到現在還是會有人問我,我覺得只要自己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好了,我當初只是想換個地方生活、有朋友為了存錢繳保險、有的人就單純想看看世界,沒有對錯,這都只是人生當中的其中一種選擇而已。
☼ 為什麼都做農場的工作? 是因為英文不好嗎?
的確,在農場上班"比較"不需要用到英文,所以對語言能力比較差的人來說會稍微適合一點。
但妳會問在農場上班的澳洲人們說是因為英文不好才來這邊上班嘛? 不可能嘛!
會在農場打工 有可能要集二簽,再來其實薪水相對來說也有高一些。
最近有人問我,怎麼不做服務業? 服務業比農場有趣吧? 的確,可能會遇到比較多新鮮事,
但我真的沒有想在台灣服務奧客,然後到澳洲服務真正的澳客呀! 不要誤會哦,我依然很喜歡幫忙別人的那種感覺的
還有人問我說,這樣妳不就很少用英文? 其實並不會,我待的農場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大家勢必用英文溝通(我偶爾練習韓文)
我覺得在農場這種機會是妳自己找的,妳可以選擇多講一點英文有很多不同的老師,妳可以習慣不同口音(澳洲、泰國、烏克蘭、義大利、
越南等是我目前有在駕馭的),當然妳也可以甚麼都不說。
☼ 那有異國戀情嗎?
沒有
好啦!其實有一些不是我要的桃花
☼ 如果我也想去要準備多少錢?
我本身當初可能只有7萬,也就是我全身之家當。一萬機票、一萬簽證,剩下換澳幣(約2千)。
然後我很幸運的去之前就找到工作,在薪水還沒入帳前約2個多禮拜是花了約1千澳。
☼ 妳們都怎麼找工作的?
管道很多,澳洲的網站(好幾個)、FB社團、Line群組,但靠朋友最實在。
我是真的很幸運有好朋友好康倒相報,才獲得合法又穩定的工作的,
一但有工作之後,妳可以跟同事們交流就會有更多可靠情報。
我之前還遇到朋友因為看到我的文章,直接私訊問我工作資訊的 哈哈哈
謝謝大家看到這邊,如果真的有其他想聽我分享的再跟我說吧
以上純屬個人淺見,想讓大家知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聲音。
我玻璃心,拜託不要攻擊哦
留言
張貼留言